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调整工资区类别的几项具体规定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5:06:55  浏览:989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调整工资区类别的几项具体规定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国家劳动总局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调整工资区类别的几项具体规定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1980年2月6日,国家劳动总局

《国务院关于调整工资区类别的几项具体规定》(以下简称《具体规定》)下达后,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执行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经过全国工资处长会议讨论研究,会后又征求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现对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希研究执行。
一、经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对不执行十一类工资区制度的企业、事业单位,在调整其偏低工资标准时,如果有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国发〔1979〕259号文件中有关规定执行有困难时,也可以按以下办法执行。即:
根据国发〔1979〕259号文件第(二)(三)两项所规定的调整偏低工资标准范围,按照调整偏低工资标准范围内这部分职工人数的标准工资总额和提高百分之二点八三的幅度,计算出应增加的工资金额,加上按照国发〔1979〕259号文件中第(四)项规定的应补齐工资标准需要增加的工资金额,然后扣除应冲销的粮(煤)价补贴金额,为实际增加的工资总额,由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包干使用。但在调整偏低工资标准时,可以将上述实际增加的工资总额,加上冲销掉的粮(煤)价补贴的金额,合并使用。同时应按《具体规定》中第(六)项规定的精神,确定冲销职工的粮(煤)价补贴金额。
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具体安排调整工资标准时,应本着减少矛盾、增强团结、改善工资关系和照顾到同高类工资区之间的工资关系等原则,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不一定都按百分之二点八三的幅度调整,但按一个省、市、自治区或一个部门计算,不能超过国家批准包干使用的实际增长工资总额。
二、国营农场中实行控制工资总额评工记分制度的职工,可按《具体规定》第(二)、(三)、(四)项规定,计算出应增加的工资总额,用来提高这些职工的工分分值,但同时还应按《具体规定》第(六)项的规定,确定这些职工应冲销的粮(煤)价补贴金额。实行工资制的职工仍按照《具体规定》和本处理意见中的有关规定增加工资。
三、在现行三四类工资区中,执行十一类工资区制度的职工,不论何种原因,已经分别执行或保留了四类或五类及五类以上工资区工资标准的,这次三四类工资区提高到四五类工资区时,本人原工资不动。
不执行十一类工资区制度的职工调动工作的,这次调整工资区类别是否增加工资以及如何增加工资,由各省、市、自治区按照《具体规定》和现行有关职工调动工作工资待遇的规定,本着减少矛盾的精神,自行研究处理。
四、现行三四类工资区中,不执行十一类工资区制度的职工,实行非八级工资标准的(如实行企业简化工资标准的人员等),可按一九七一年确定的“相似”一级工工资标准,确定其是否属于这次调整偏低工资标准的范围。
五、按照《具体规定》调整了工资区类别或者调整了偏低工资标准的单位中,有的职工确实从来未定过工资等级而只有工资额的,可以比照本单位工资额相近的同类人员调整工资标准的增长幅度(或增加金额)相应增加工资。
六、现行三四类工资区中,各单位使用的计划内临时工,凡是与本单位固定职工实行同一工资标准的,按固定职工调整后的工资标准执行;凡是与固定职工执行不同工资标准的,由各省、市、自治区参照固定职工调整工资标准的原则自行安排。
七、按照《具体规定》调整偏低工资标准的尾数,均以“角”为单位,“角”以后的“分”,四舍五入。原享受粮(煤)价补贴的职工,其金额大于这次提高工资区类别所增加的工资额四分之一的,只冲销到“角”,“角”以后的尾数不冲。
八、提高工资标准的职工,有保留工资的,应先冲销粮(煤)价补贴,再冲销保留工资。
九、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各部门调整工资标准的具体方案。应报经国家劳动总局审查同意,然后下达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对外开放重庆等市的通知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对外开放重庆等市的通知
国函[1992]93号

1992-07-30国务院


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 甘肃、青海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等五个长江沿岸城市,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等四个边境、沿海地区省会(首府)城市,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银川等十一个内陆地区省会(首府)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对上述城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所需进口设备,以及国内不能满足供应的为发展出口农业而进口的加工设备,在1995年底以前,免征进口关税和产品税(增值税)。



国务院

一九九二年七月三十日



绍兴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


绍兴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市政府令〔2006〕78号


  现发布《绍兴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 长

                             二○○六年九月十三日

绍兴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鼓励科学技术创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结合本市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市科学技术奖,奖励在本市科学技术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市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第四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主管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
  第五条 市科学技术奖分为重大贡献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4个等级。重大贡献奖(特等奖)每2年评审1次,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每年评审1次,奖励科学技术成果项目每年不超过100项,其中一等奖不超过8项,一等奖、二等奖不超过35项。
  第六条 对作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个人,可申报市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
  第七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可申报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一)在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活动中作出较大贡献的;
  (二)在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方面有较大技术发明,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三)在实施技术开发、社会公益、国家安全、重大工程等项目中,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创造显著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
  (四)在管理科学、决策科学等研究中取得突破,并对实践产生重要指导作用的。
  市科学技术奖的申报范围为在前三年内经过鉴定(评审)或验收的科技研究成果。
  第八条 符合市科学技术奖申报范围和条件的,应在当年的3月1日前进行申报。申报者属县(市、区)的,向所在县(市、区)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申报;属市直的向主管部门申报;其他单位直接向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申报。
  各县(市、区)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市直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经初审合格后,应在当年3月31日前向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推荐上报。
  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市科学技术奖推荐人选、项目进行评审,并提出获奖人选、项目和奖励等级的建议。
  第十条 评审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组成。主任委员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委员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根据推荐的候选项目的专业情况,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中聘任。
  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承担。
  第十一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可以要求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不提交评审。
  第十二条 对形式审查合格的推荐材料,评审委员会可以根据当年推荐项目的行业分布情况,组织相应的行业评审组,负责各相关评审范围内市科学技术奖的评审。
  行业评审组成员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审委员会委员可以兼任行业评审组成员。
  第十三条 被推荐的市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或项目完成人,不得以任何身份参加被推荐当年的评审工作。
  第十四条 评审委员会委员及各行业评审组的成员与被推荐的市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或项目完成人有近亲属关系或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五条 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程序:
  (一)初评。由重大贡献奖评审组或行业评审组召开会议,以记名打分的方式进行评审,并按得分高低排序;
  (二)公示。初评结果在市有关传播媒体上公示;
  (三)异议及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或候选项目有异议的,可以自市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公示之日起10日内向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作出处理;
  (四)提出奖励建议:异议处理程序结束后,由评审委员会根据初评结果和异议处理情况,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提出重大贡献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奖励建议。
  第十六条 评审委员会委员及重大贡献奖评审组、各行业评审组的成员应当对评审情况以及项目的技术内容严格保守秘密。
  第十七条 评审委员会对评审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应当开会讨论,并进行记名表决。表决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评审委员参加。
  市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一等奖的奖励方案及其他重大事项,应当由参加表决的评审委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二等奖、三等奖的奖励方案,应当由参加表决的评审委员二分之一以上通过。
  第十八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评审委员会提出的奖励方案,按规定程序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九条 获得市科学技术奖的单位、个人,由市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重大贡献奖奖金为15万元,一等奖奖金为5万元、二等奖奖金为1万元、三等奖奖金为2千元。
  第二十条 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市科学技术奖的,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证书、奖金;属国家工作人员的,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请其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参与市科学技术奖评审活动的评审委员和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在评审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其参与市科学技术奖评审活动,并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贪污贿赂的;
  (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
  (三)违反有关评审制度的;
  (四)影响公正评审或破坏评审制度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3年12月24日市政府发布的《绍兴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市政府令第66号)同时废止。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